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穿著和服的女童

1.穿著和服的女童,是一張直式黑白照片,照片主題是穿著日式服裝的女童站在戶外的獨照。照片的畫面構圖以女童全身照為主,背景之遠景模糊化,只隱約可見女童背後為山間小徑,至畫面右上角似有一房屋門口,畫面左側則為小徑沿途之山壁。照片中的女童留有厚瀏海與長度齊脖的短髮,作正式服裝打扮,如穿著富有花草紋飾的織物製作、袖長長度至小腿的振袖和服,振袖外搭配一件蕾絲無袖外罩衫,腳踏木屐。女孩濃眉、細眼,站在鏡頭前方,眼睛望向鏡頭右側,表情平靜,雙手握球(推測是日本傳統上女孩的玩具——手鞠)於腰間。 2.所謂「振袖」指的是一種腋下未縫合的長袖服裝,在鎌倉時代延慶2年(1309)高階隆兼所繪的《春日権現霊験記》繪卷即可見到,但至江戶時代(1603-1867)才開始較普遍。振袖在江戶時期無論青少男女或孩童都會穿,特別是孩童為了散熱通風而穿著。現今,振袖多指未婚女性的盛裝和服,女孩於七五三節慶亦會穿著振袖,使用的布料一般都富有各種華麗裝飾。振袖和服的袖長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尺寸標準,歷經時代演變,到了明治、大正、昭和時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以後具有3種袖長區別,袖長105公分稱為大振袖、95公分稱作中振袖、85公分稱作小振袖。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895~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