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本青葉商會製朝日牌硬橡膠黑白底片沖片筒組

1. 本件根據捐贈者之描述,採集自臺南市康樂街南北照相館,該店老東家於日治時期在日本攝影師開設之寫真館擔任學徒,二戰後居住於臺灣的日僑被迫返回日本,日籍攝影師父將寫真館帶不走的攝影暗房器材留在臺灣,戰後由臺灣徒弟繼續接手照相館之營運,因此該店中保留部分當時所留下的暗房器材。 2. 本件為日本青葉商會製朝日牌硬橡膠黑白底片沖片筒,四方形長柱狀,長25.5公分,寬23.5公分,高59公分,包括頂蓋、筒身、底片架三個部分。 (1) 頂蓋:四方形頂蓋,黑色硬橡膠材質,上方印有太陽圖案及「日製」兩字。 (2) 筒身:長柱狀,黑色硬橡膠材質,側邊印有「DEVELOPING TANK」、「ASAHI MARK アサヒ現像タンク アヲバ商會製」等製造者之標示。筒內壁四邊帶有4-5條溝槽,可插入金屬吊架固定,避免底片於沖洗時互相交疊沾黏。 (3) 底片架(兩筒共11個鐵架,可共用):長方形不銹鋼骨架,頂部有一圓圈形提把,上半部區域鏤空,可用來吊掛大片底片,近底部為四方格網狀,可用來吊掛小片底片。 3. 早期寫真館多使用大底片拍照,一般俗稱飛機片(拍攝空照圖專用底片),攝影師通常購買此種大底片,自行裁切成相機片匣適用之大小(例如8X10吋或5X7吋),然後將底片分隔為多個拍攝區域,拍攝時用遮片將不使用的部分遮光,如此可節省底片,進行多次拍攝。等底片拍滿影像後,再一次進行顯像沖洗。本件沖片筒主要是早期寫真館,若生意興隆拍照數量多,攝影師為省錢、省時、省力,使用此種沖片筒進行大量的底片處理。本次收藏2只相同之沖片筒,推測為黑白攝影使用,一筒作為顯影浸泡,另一筒作為定影浸泡(可能跳過急制步驟),然後再水洗完成底片沖片。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