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招治《酒瓶舂米》

1.謝招治《酒瓶舂米》,橫幅、水彩畫,繪於2005年8月,畫作上左下角有「謝招治 2005.8」之落款字樣,繪者自撰圖說為: 「戰時百姓配給的米都是原米(糙米),那時候的糙米只去掉外層的殼而已,煮也煮不爛,吃慣了白米的人都吃不下糙米飯,大家餓肚子也不是辦法,於是想出一個好主意,就利用裝日本清酒的大瓶酒來裝糙米,再插入一根細木棍,慢慢的搗,果然有一點效果,大家互相仿效,有空時就來搗米,就變成全民運動了。」 2.本件曾於2011年博仁綜合醫院「光陰的故事之二」、2012年臺北市社教館「光陰的故事之二」等處展覽過,被家屬整理畫作,歸類為「日據時代的生活點滴」系列。 3.畫稿第12冊「2006戰後生存者的一段回憶」有本畫之手稿,註記2005年9月完畫。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2005~200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