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招治《紅樓》

1.謝招治《紅樓》,橫幅、水彩畫,繪於2004年,畫作上右下角有「招治 2004」之落款字樣,繪者自撰圖說為: 「日據時代的紅樓叫做八角堂,光復後才改叫紅樓,二樓是劇場,一樓的右邊延伸出一排菜市場。週圍一圈矮房是賣日用品及小吃店。菜市場的對面有一座小神社叫「稻荷神社」,神社入口有一對石燈籠,中間有一條小石子路。我小時候路過的時候,會走進去學日本人,先漱口後再拉拉鈴,雙手合十祈願,抽個簽,看看運氣如何。當時西門町外圍一帶都是日本人的生活商圈。」 2.本件曾於2011年博仁綜合醫院「光陰的故事之二」、2012年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剝皮寮歷史街區)「艋舺記憶」、臺北市社教館「光陰的故事之二」等處展覽過,被家屬整理畫作,歸類為「日據時代的生活點滴」系列。 3.畫稿第12冊「2006戰後生存者的一段回憶」有本畫之手稿。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2004~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