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招治《元宵節提燈遊街》

1.謝招治《元宵節提燈遊街》,橫幅、水彩畫,繪於2004年,畫作上右下角有「招治 2004」之落款字樣,繪者自撰圖說為: 「小朋友最期待過年過節了,因為過年才有新衣穿、拿壓歲、吃年糕、吃大菜、放鞭炮。過年最後一個大節目就是元宵節,這個日子最熱鬧了。 這一天也叫做「上元節」,在家裡要拜拜祭神,清晨就要拜天公,把供桌用長板凳墊的高高的,桌上放供品來祭神。 吃元宵是外省北方的習俗,光復後才傳到臺灣來的。我們吃的是「上元餅」,餅有大有小,大的尺寸直徑有到一尺多。 吃完晚餐,大人就帶小孩提燈籠去遊街,有的人是去店裡買,有的人就自己做,我阿公每年都親手作燈籠給幾個孫子玩。燈籠裡面要點臘燭,一不小心就會把燈籠燒掉。有些人到廟裡去拜拜、猜燈謎和看燈籠展。那裡的燈籠有各種式樣,各自別出心裁,美輪美煥。」 2.本件曾於2010年博仁綜合醫院「光陰的故事」、臺北市社教館「光陰的故事」等處展覽過,被家屬整理畫作,歸類為「生活習俗」系列,刊印於《招治阿嬤的故事畫與話:光陰的故事》第60頁。 3.畫稿第4冊有本畫之手稿,畫稿中的創作年代記錄為2004年4月2日。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2004/04/02~2004/04/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