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賃摺工場傳票

本件傳票內容字樣已經模糊,仍殘存「賃摺料金」的字樣,應當是日本時代將米穀送往賃摺工場精米時的憑證。「賃摺」一詞應當是日文用語,等同於「籾摺」,早期要將穀物碾搗成白米,首先要在「礱間」把稻穀最外層的粗殼剝離成糙米,稱為礱穀或稱籾摺作業;由於碾除穀殼會造成漫漫塵埃,因此「礱間」多位於鄉間田野中。將糙米脫去麩皮製成白米的工作,會在「精米所」進行精米作業;由於「精米所」沒有礱穀的穀皮塵埃污染,因此多位於市街並作為白米的販賣場所。「籾摺」一詞,為日治時期由日人傳至臺灣,專指將曬乾的稻穀脫除穀殼變成糙米的粗活,又稱作「礱穀」。「精米」一詞,意指將糙米精研,磨去糙米上的麩皮,變成為白米的特定詞,又稱為「舂米」。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35/01/01~1945/01/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