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鋁製水壺

1. 根據王裕民先生之描述,本件為父母親早期經營金泉成雜糧行時,夜間進出貨工作時,給工人奉茶用之鋁製水壺。壺嘴與提把間釘有一鑄印「TAIWAN CHINA」字樣之小鋁牌。 2. 民間水壺主要功能是裝飲用開水和青草茶,早期多為陶質,如龍罐。日治時期臺灣開始從日本進口鐵製或銅製水壺,平底,壺形扁圓,把手纖細,壺嘴短小,蓋上有圓鈕繫繩方便提鈕,壺面有各種雕刻花紋,造型柔美,耐用不破,頗受歡迎。另外也有來自福建與廣東的錫製水壺,由於錫製水壺清潔解毒,甚受歡迎。鋁製的水壺約於戰後民國40年代風行,因其輕便耐用之特性,至民國60年代後因醫學研究鋁製品不耐高溫,容易釋出重金屬累積於人體內導致阿茲海默症,因此逐漸少用,改盛行不銹鋼與琺瑯水壺。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58~19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臺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