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百萬的大牛車

1. 黃則修於1987-1991年拍攝之「澎湖情懷」系列黑白照片之一,拍攝主題為一木牛車停放在瓦銅古厝外之情景。題名定為「張百萬的大牛車」係因黃則修先生於1986年於田野調查中意外發現張百萬位於上瓦硐聚落的故居,對於當地的聚落建築結構十分讚嘆,一連五年暑假都到瓦硐做民俗採集與調查,其後於1995年以日文〈臺灣民屋形式集落構成─張百萬(澎湖)的故宅與聚落〉為題發表於恩師《國分直一博士米受紀念論文集》。 2. 張百萬真實姓名為張隱,於1637(明崇禎14) 年自漳州移往澎湖白沙島赤崁澳,生有5子,以勤儉耕讀為家訓自勵。張百萬初開設小雜貨店維生,以赤崁特產丁香魚脯、丁香桂醬、珠螺鮭及海苔等特產與大陸貿易布絹、糧穀而奠基,後與臺灣、南洋擴大貿易逐漸成為澎湖首富。對於他致富的傳說有很多版本,與本照片中牛車相關來自他與小赤崁呂員外(或稱呂秀才) 比財富的故事。當年由於張百萬船隊載的貨,僱用十多輛牛車,搬運車隊必須經過小赤崁呂員外家門前,成天轆轆的車聲吵的呂員外睡不著,有一天呂員外終於受不了,到媽宮城官衙告張百萬擾人安寧,當時的澎湖認為兩家都惹不起不願受理,請他們庭外和解,於是張百萬和呂員外相約次日上午到吼門跨海大橋,水流最湍急之處,舉行丟銀子落海比賽,連續三天呂員外已無銀子可丟,張百萬還有一車車的銀子,自此分出勝負。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7~199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