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清福靈堂照

1.本物件為陳清福靈堂照,照片畫面下半部是人群的背影,上半部是靈堂的擺設,靈堂上有「品節蟬明德」等字樣。 2.攝影的原理是一個物體反射或發出光線,再經過相機的鏡頭到達由感光材料製成的底片或電和耦合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來紀錄影像。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是西元1826年由法國發明家尼埃普斯所拍攝,不過照片需曝光八小時且影像糢糊,西元1840年奧地利學者佩茲法爾博士與鏡頭製造商福克特連得,研發出一種曝光時間更短,鏡頭光亮度更高的攝影機,此攝影鏡頭成為當時攝影家們必備的鏡頭。隔年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塔爾博特發表了「塔波址照相術」產生世界上第一張紙質的「負片」。時至西元1881年以發展出全色底片,使得黑白相片得以呈現出深淺不同的灰階。1935年立陶宛人杜斯基和美國人曼鈉斯研製出「柯達彩色膠卷」,可以沖洗出類似現今的彩色相片,此後攝影技術正式進入彩色階段。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