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日新報社出版《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9829號1927年(昭和2年)9月7日第1至4版

  此為1927年(昭和2年)9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1至4版,內容計有〈初開世界新聞會議四十一國參加〉、〈日銀協議降利歟〉、〈不得已撤兵中止歟〉、〈津浦線進出協議〉、〈日本聯隊到青島〉、〈土產品展覽會十日開於植物園中〉、〈停積米一掃 事故米之處分視為大問題〉、〈彰化關廟祭期〉、〈臺銀通知各株主對減資有無異議〉、〈大豆在庫品不動 昨今殆無買賣 產地不能和盤〉、〈語學特科生竹州試期十日〉、〈西來庵事件匪徒三十八名浴恩命全部出獄〉、〈嘉義流感猖獗〉、〈華族の窮狀を由々敷大事とし十五銀行單獨整理を政治問題化さんとす〉、〈節約によって先つ四千萬圓捻出するー大藏省〉、〈茨城縣で早くも選舉干涉既に五十件に上る〉、〈日銀利下か五日藏相官邸に大藏日銀兩當局協議〉、〈臺南市區改正 行なやみの狀態〉、〈臺南州下蔗農激增〉、〈海軍側愈よ海部油田にボーリングを決行〉、〈大竹貫一氏橫領罪で警視廳に召喚〉、〈經費數十億弗廿箇年繼續軍艦商船の大建造〉、〈神通、那珂は廢艦にせぬ 海軍大演習迄に修理を完成する〉、〈復興を急ぐ鹽水街〉、〈排日示威に煽られ 續々同盟休校 奉天學生の輕舉〉、〈英機盛んにパルチツク海を飛ぶ 露は神經を尖らす〉、〈政府が召還せねば大使追放する八方塞りの赤露〉、〈山東派遣部隊撤退を開始〉、〈新竹婦人會發會式〉、〈恩命に浴し西來庵事件の匪徒全部出獄〉等等,另有讀者投稿以及多樣商品廣告。   此物件代表的《臺灣日日新報》為臺灣日治時期創辦,並偏向日本官方立場的報紙,也被稱為總督府的「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並非日治時期最早創辦的報紙,是由1896創辦的《臺灣新報》以及1897年創辦的《臺灣日報》合併而成。其後《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臺灣新聞》共三報被合稱「臺灣三大御用新聞」,同時也是臺灣當時最大的報社,最終在日治末期的1944年將臺北《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臺中《臺灣新聞》、臺南《臺灣日報》、高雄《高雄新報》、花蓮《東臺灣新報》五大報合併為《臺灣新報》,而在戰後《臺灣新報》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為《臺灣新生報》。(何義麟,2015:26-27)   日治時期的臺灣報紙,就發行機構的性質可分為官、民兩類。在官方方面,有總督府發行的《府報》,以及各州、縣、市、庄等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報,如:《臺北州報》。民間方面則有言論親近官方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臺南新報》,而貼近民眾立場的報紙則以《臺灣民報》為代表。由於總督府嚴格的出版限制,使得報刊出版門檻甚高,得以籌辦刊物者通常為財團、大型組織或具備豐厚資產者。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27/09/07~1927/09/0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