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國時報》1988年(民國77年)7月7日版

  此物件為部分的1988年(民國77年)(1988年)7月7日出版之《自立晚報》,版號因為僅有部份報紙而無法辨識,能辨識的內容計有〈鄧小平稱十年前開始辦理後事 公開稱趙紫陽已是中共總管家〉、〈中共宣布完成三種導彈試射 殲八II型戰機正式設計定型〉、〈楊尚昆新歡各方矚目 歡迎吳儀高坐首席〉、〈中共發佈優惠規定 鼓勵臺胞大陸投資〉、〈預防人民幣持續貶值 深圳掀起搶購金幣〉、〈大陸「高考」問鼎大學閉經窄門 經改掛帥知青報考興趣趨低落〉、〈大陸高校聯招今展開〉、〈探親歸來代尋親友〉、〈評議員選舉方式〉、〈AIDS的第一袋血 衛署篩檢發現含病毒抗體〉、〈文理補習班禁令解除 即日起受理申請設立〉、〈總統接見五財經院士討論中美經濟等問題〉、〈遠航撤換高級主管 員工將開自救會議〉、〈桃勤追補加班費 勞工關員推拖拉〉、〈如何開好十三全大會的建議〉(馬鶴凌)、〈在野黨提出對十三全的期望〉、〈國家隊進軍亞洲女籃 許輝珠將出任教練〉、〈葉瑞森表現再好也沒轍 大馬輸給希臘〉、〈輸球餘怒、激發鬥志 韓國大勝菲律賓〉等等,另有部份廣告。   此物件《自立晚報》於1947年10月10日由顧培根創辦,此報紙曾因政治事件而遭到3次停刊,並且經歷4次大改組、6次搬遷。在1958年政府擬定「九項禁例」、「出版法修改」之後,《自立晚報》發表「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聲明,之後在1959年臺灣重要的社會運動人士吳三連入主《自立晚報》,而在吳三連於1989年去世後,因多有虧損,最終在2001年停刊。   國民黨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因而雖然日文欄之廢除導致銷量縮減,但管制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大增。但是國民黨政府在二二八事件之後,發布戒嚴並且嚴格管控報紙發行,屢以「節約資源」、「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在1958年,政府通過〈第五次出版法修正案〉,掌控臺灣報業。對此當時的香港《星島日報》在社論上指出:「自撤出大陸以來,昨日(修正案通過日)為自由中國最悲慘的一日,是最使人失望的一日!吾人為自由中國亡之命運危,為自由中國之前途哀,天乎!禍降我國,何以至此之極也!」 。(王天濱,2002。154-170)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88/07/07~1988/07/0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