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住民的耕作

1.本物件為原住民水田耕作的明信片。正面為原住民耕作的照片,採橫式印刷,從服裝判斷應為泰雅族。照片中央可見石頭砌成的石牆橫貫,石牆近側右下和左側有2名著原住民服飾男子各使役1頭水牛耕作;石牆另一側偏右處有多名原住民排成1列彎腰工作。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中央繪製T字形線條,線條上方空白處左右對稱橫寫「POST CARD」;「POST」字樣下方與左橫線之間橫寫英文「Correspondence」,意指通信欄;「CARD」字樣下方與右橫線之間橫寫英文「Address」,意指(收件人)住址;明信片右上角繪有方形框;明信片最右側呈90度由右而左印有「郵便はがき」,為日文明信片之意。照片最左以垂直90度第一排由右而左印「 (蕃地の景觀) 蕃人の耕作」標題,標題下方由右而左印「蕃人も漸く目覺めて舊慣を脫し耕作に從事してゐる者も大分ある」日文解說。 2.泰雅族僅次於阿美、排灣,為今日人口數第3多的原住民族,其分布範圍廣闊,昔日最北範圍至新北市土城,最南則至南投萬大地區,而泰雅族的人口流動直至日治時期都還在持續進行,日治時為方便控管,將部分居住於深山的泰雅族人遷至山腳,並施以近代化措施,雖使泰雅族人生活有所改善,但也使泰雅族自古以來的社會制度受到破壞。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