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美國自由畫報社編《緊要新聞》第16號報紙

  此物件為二戰末期政治傳單「緊要新聞」第16號,編輯單位為美國自由畫報社,出版時間為1945年7月22日。此傳單採黑白雙面印刷,內容要目計有〈三巨頭會議已在波茨坦舉行〉、〈美軍兩千架猛炸本土 敵本土遭受最大之空襲〉、〈中國軍收復贛縣〉。物件蓋有郵戳一枚,戳記時間為1946年1月10日,版面側邊印有「這一傳單提醒你們:美機隨時會到你們那兒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字樣。   中美合作之歷史可追溯至1943年的《中美合作所協定》,基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歷史教訓,介入太平洋戰局的美國向中華民國謀求情資援助。進而,中美雙方以重慶為核心設立了共同的特工機構,針對日本在太平洋的軍事活動進行偵防與干擾,這同時也加強了國民黨在內戰中的剿共力量。《中美合作所協定》結束於1946年。   後在1949年中國共產黨迅速吞併整個中國,以國民黨政府被迫僻處一隅,遷往臺灣固守,美國杜魯門總統於是於1950年1月發表「袖手旁觀(hand-off)聲明」,表示對臺灣的放棄立場。然而自1948年捷克共產黨的政變、1949年蘇聯的核子彈試爆成功、中國的共產化以及「麥卡錫主義」的推波助瀾,導致美國國內的反共情緒高漲,而在「韓戰」爆發後,決定遏止共產黨擴張的美國作出更直接的手段,即派出第七艦隊巡防臺灣,並提供國民黨政府經濟、軍事上的援助。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45/07/22~1945/07/2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