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市長候選人賴清德競選旗幟

  此為手搖旗,標題為「看見未來 賴清德醫師」,為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臺南市長時所製作。   本件所提及的候選人賴清德,為醫師出身,曾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臺南市長。2010年,賴清德由民進黨提名參選臺南市長,順利當選並於次屆連任成功。   臺灣縣市長選舉之實施始於1950年(民國39年),由時任省政府主席的吳國楨推動,依據「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在1950至1951年間於臺灣省各地舉行投票。縣市長民選之型態,在1960至1980年代之間曾經歷一段調整期。由於臺北市及高雄市在1967、1979年分別「升格」為院轄市,在院轄市相關選舉法規尚未制訂、頒布前,北、高兩市市長皆由官方派任。1994年「直轄市自治法」正式頒布,北、高兩市市長改為民選,地方自治之工程方告完備。   2010年11月27日舉辦的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中華民國直轄市里長選舉,實施範圍包含當時新形成的5個直轄市: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是次選舉,對於臺北市之外的其餘四者而言,皆為改制或區域合併後的首次地方公職選舉,大眾媒體普遍以「五都選舉」稱之,此次五都選舉的結果為:臺北市:郝龍斌、新北市:朱立倫、臺中市:胡志強、臺南市:賴清德、高雄市:陳菊,其中臺北、新北、臺中市長由中國國民黨取得,臺南、高雄市長由民主進步黨取得。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2010~20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