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物件為媽宮城門風景明信片。正面為城門照片,照片中央為城門,左側為山壁,近景有道路通往並穿過城門,有2人名著海軍服的行人正往鏡頭方向行走。城門為拱形設計,上方為城樓;拱門上方城額處鑲有由右而左鐫刻之「順承門」。城門左側為城牆;右側遠處可見數棟瓦頂之建築。照片右上角由右而左印「 (澎湖島) 順承門‧海軍集會所道路」標題,標題左下方由右而左印「(大久保百貨店發行」字樣,標題下方由右而左印「澎湖要塞司令部許可濟」字樣。背面為明信片,中央繪製T字形線條,線條上方空白處左右對稱橫寫「POST CARD」;「POST」字樣下方與左橫線之間橫寫英文「Correspondence」,意指通信欄;「CARD」字樣下方與右橫線之間橫寫英文「Address」,意指(收件人)住址;明信片右上角繪有方形框;明信片最右側呈90度由右而左印有「郵便はがき」,為日文明信片之意。 2.澎湖馬公市舊稱媽宮,西元1727年澎湖獨立設廳,媽宮為廳治所在地,但一直未建城池。直到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澎湖成為戰場,戰後清廷為加強臺灣防務,始在媽宮建設城池,1889年完工。日治時期,政府為興建碼頭及實施都市計畫,先後拆除大部分的城門及城牆,僅有照片中的順承門(小西門)和大西門因位於軍事管制區而保存下來,又因穿過順承門的道路通往海軍集會所,於是該路便名為「集會所通」。 3.大久保百貨店位於澎湖島馬公街,據澎湖文史研究者指出,該商店發行多套「澎湖島繪葉書」(套裝明信片),由於鄰近澎湖島郵便局、馬公街碼頭、水上警察局,購買者推測多為往來軍人、商賈、旅客,該店負責人為大久保壽三郎,至少1926年即開設此和洋百貨店(1926年臺灣日日新報有其次女溺水獲救的新聞),位於馬公市中山路的百貨店原址現改建為金自成商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