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稻埕慈聖宮剪黏武將

1.本件剪黏人物,採玻璃剪黏作法,由剪黏司傅陳乞及其徒弟陳世仁等人製作而成,原位於大稻埕慈聖宮前殿水車堵。人物造型為青年男子,雙手持火尖槍朝右平舉,面朝右看,雙腳往右跨出。瓷燒偶頭,長髮披肩、頭戴軟帽,身穿青綠色上衣、紅色褲子,肩上搭以深藍色領巾,腰帶繫以圓珠墜飾,並以白漆勾勒出衣飾線條。依其人物形象與手執兵器,推測本件可能為李哪吒。 2.臺北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曾於1968-1970年間修建前殿及二廊等,由戰後臺灣剪黏界「五虎將」之一的陳乞(陳天乞,1906-1991,洪坤福與蘇陽水之徒)承接剪黏工事,帶著徒弟陳清富、陳世仁等人一起工作,合作的彩繪司傅則為許連成。後來1992年,慈聖宮再度重修前殿,將陳乞承包施作的水車堵玻璃剪黏打掉,改換成交趾陶,那時捐贈者許福生於廟宇重修過程中取得部分剪黏人物,自行修復裝框做成掛飾。 3.據陳乞徒弟陳世仁表示,當時的剪黏人物是由陳乞做粗坯,再由當學徒的陳世仁進行玻璃黏貼、上色等「仕上げ」表面處理的工作。 4.玻璃剪黏係指剪玻璃球片作為表面材料的作法,為1963年以後所盛行,較傳統剪碗作法易於切割,縮短工時,但易碎、保存時間較短,今已甚少使用。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68~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