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35年臺灣銀行發行臺幣拾圓紙鈔

1.本物件為1946年臺灣銀行委託中央印製廠印製的臺幣拾圓鈔券。以灰色為主墨色,採橫式印製,長7.6公分,寬14.2公分。鈔券正面是由幾何花紋構成鈔票圖案的方框,方框四角各以楷書斜寫「拾」字。方框內右方以幾何花紋、「拾圓」文字為底紋,底紋上繪製臺灣地圖,臺灣地圖上方由右而左書寫「台幣」兩字,臺灣地圖圖案由上而下覆蓋「拾圓」兩字。左方則繪製臺灣銀行總行建築,圖案上方有紅色流水編號,但因鈔券部分損毀,僅能辨識末5碼為「50863」。中央繪製孫文肖像,肖像上方由右至左書寫「台灣銀行」等4字,肖像下方由右至左書寫「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印」等9字,肖像右下方為臺灣銀行董事長戳章,左下方為臺灣銀行總經理戳章。方框邊界外下方中央由右而左書寫「中央印製廠」等5字。背面印製波浪型幾何花紋方框,方框四角各斜寫「拾」字,中央印製點狀直式橢圓形框,橢圓框內印鄭成功與荷蘭的海戰圖。橢圓框兩側各繪製略呈90度三角形幾何花紋底圖,底圖上覆寫「10」數字。 2.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後,原暫時讓日治時期發行的臺灣銀行券流通,1946年6月,國民政府才正式授權臺灣銀行發行鈔券,並在5月22日委託中央印製廠上海廠印製壹圓、伍圓、拾圓等3種面額鈔券,再分批運來臺灣。由於1949年臺灣省政府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臺幣,前此發行的貨幣於1950年1月14日正式停止流通。相較於新臺幣,幣制改革前發行的貨幣則慣稱為舊臺幣。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6~1946, 年代描述: 中華民國35年印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發行地點: POINT (121.51291 25.041478)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上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