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乾隆通寶制錢

1.本物件為清乾隆年間製造的乾隆通寶制錢。錢幣呈圓形,直徑約2.5公分,中間有一方孔,主要材質為銅。錢幣表面由同心雙圓所構成,外圓呈金黃色,光滑無圖案,內圈底色為黑褐色。錢幣正面內圈分別在方孔上、下、右、左依次以楷書鎸上「乾隆通寶」等4字,字的顏色與外圓同色;錢幣反面方孔左、右兩側則以鎸上滿文的寶、源兩字,以示製造機構。 2.清高宗乾隆皇帝即位後,即開始鑄造「乾隆通寶」。乾隆朝連同中央的寶泉局、寶源局及地方在內,共有29處鑄錢機構。本物件是由寶源局所鑄造,寶源局始設於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入應天府(今南京)之龍鳳年間,清代延續明代寶源局鑄幣規制,隸屬於工部,鑄造的錢幣主要用於工部主管的各項工程。1905年(清光緒31年),寶源局裁撤。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北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