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發行《臺灣的牧牛》

1.本物件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發行《臺灣的牧牛》」,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所編的農牧相關書籍。封面中央為書名「臺灣ノ牧牛 附印度水牛」,內容共分十二章,記錄了沿革、黃牛或水牛的外貌、相牛、飼養管理、繁殖、去勢、利用、買賣等等的飼養方法與商業用途方面的相關資料。 2.1870年代,為求國家富強,日本明治政府積極培育產業發展,推出「殖產興業」政策,日本統治臺灣後也開始著手調查臺灣的產業經濟狀況,並在1896年於總督府民政局下設殖產部,包含農林課、拓殖課及礦物課,後改為殖產局,旗下管理多個物產檢查所或試驗場,調查臺灣物產、包括農、林、水產、礦、商工、鹽業等產業相關狀況,並出版各種事業年報、改良報告等報告書。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04/09/15~1904/09/15, 年代描述: 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