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臺灣養鴨人家

1.本物件為以家鴨飼為主題之明信片,正面為家鴨飼彩色圖像,畫面中可見1鴨農於淺水區潑灑鴨飼料,而群鴨皆於其面前聚集,可辨別有黃羽與白羽不同色系,右上有3段文字,第1段「No.152(臺灣)家鴨飼」,第2段「Duck-keeper,Formosa」,第3段「幾百の雛アヒルを每日追ひ步いて餌を拾はせながら育でる一種の遊牧」,大意為每天餵食幾百隻的鴨雛,是一種游牧的形式;背面為空白明信片直式書寫面,以黑色單色印刷,左上為郵票黏貼處,上方有「郵便はがき」字樣,左側有「POST CARD」字樣,中央有「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字樣。本件與登錄號2002.007.0902藏品相同。 2.臺灣鴨業之養殖從清領初期,即有東南沿海移入之居民將養鴨業帶入臺灣,主要飼養鴨種為菜鴨、番鴨,而養鴨業一直是臺灣家禽養殖的重要對象,至日治時期,於大正5年(1916)之統計資料中,全臺已有763,070隻的飼養紀錄,而鴨業養殖地主要都位於水邊,因此於當時經常可見水邊或河道上有鴨農划船趕鴨之景。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