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會問題と其他講演集》

  此物件為臺灣相關問題的演講獎,內容提及臺灣社會以及各種層面上的問題,並提出評論以及看法。   演講在日治時期受到臺灣民間社會運動所使用。臺灣民間社會運動大多始於日治時期的1920年代,「大正民主風潮」、「民族自決」、「朝鮮三一獨立運動」,三個因素刺激臺灣知識份子決心以文化抗日,於是「臺灣文化協會」誕生,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後致力於推行臺灣本土文化,以演講、電影、辦報啟蒙民眾,且在青年、工人、農民各領域發起運動,試圖以文化啟蒙民眾以帶動政治啟蒙。然而在文化協會活動最為興盛之際,同時也產生路線分歧,內部產生左右派系爭奪領導權的衝突,最終在1927年協會分裂,由左派領袖蔡培火取得領導權,右派的林獻堂、蔣渭水則另外成立臺灣民眾黨。民間社會運動最終在日本戰爭時期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