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西合璧形式紙紮屋照片

1.本物件為一張黑白照片,是一間以竹子、紙等材質製成的紙紮屋,為新式兩層樓住宅中西合璧,一樓採傳統中式建築,二樓類似日治時期的西式建屋形式,牌樓上有寫上「金玉滿堂」等吉祥話,房屋上也有假人。整體房屋形式華麗。照片下有襯紙墊著,但襯紙和照片本身皆有水漬,保存狀況不佳,背面有以原子筆寫上「昭和年間喪家靈屋購自高雄」。 2.「糊紙」也稱作「紙紮」,為「冥器」的一種,「冥器」,又稱「明器」,代表伴葬的器物,以紙製種種器物焚之。紙紮是竹紙藝術的一種,他的材質為竹篾、棉線及各種顏色的紙張,輔以剪刀和漿糊就可以運用個人的巧思配之以精湛純熟的手工藝,紮成各式各樣的作品。其製作過程先用細竹篾做骨架,用棉線或棉條紙糊上漿糊來固定竹架的每個接頭,然後糊上所需的紙張再剪上一些彩紙空花圖案貼在上面做為裝飾。由於中國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因此為了表現孝順及固有慎終追遠的觀念影響,燒化紙錢給逝世的祖先使用,另外所謂生既有居宅,死後若無則有違慎終追遠之意,因此才有靈厝的製作供往生者居住。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6~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高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