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黑絲質緹花對襟男外褂

1.此短褂是雙層結構,表布以黑色面絲質緹花布料製作,圖案為傳統的折枝花卉暗紋,沉靜素雅;裡襯為水藍色棉布,對襟、袖口以及前後左右四開裾處皆以緹花表布做細窄鑲緄緣邊,叉頂再綴縫編織蟲止縫,造型細膩而優雅。 頷下和對襟上共有五對直布扣,皆以布結纽頭做扣合,扣條細膩修長,立領的製作是先做領緣緄邊後,再將立領綴縫上去,高立領以及縫紉機車縫製作的形式,顯現應是清末到二十世紀初期的服裝特徵,男性衣領高度,以清末近辛亥年至民國初年時達到最高,廣泛用於男女各種服裝款式。 2.明朝方以智《通雅‧衣服》篇中敘述:今吳人謂之衫,北人謂之褂。清人徐珂《清稗類鈔》記述:褂,外衣也;此種對襟外衣,是中國清末及民國時期男子正式服裝之一,被視為一種外套,穿著於長袍外面,與長袍 (或長衫)合稱「長衫馬褂」或「長袍馬褂」屬於男子的禮服之一。此服裝依照尺寸判斷,可能是男童之外褂。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00~193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