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深棕色絲質緹花對襟男背心

1.此件服式應為套穿在長袍外的秋季「褂袷」(背心),雙層結構,表布為深棕色色絲質材料製作,領緣、對襟、袖襱、開衩和下襬以表布斜布條鑲緄,頷下和對襟綴縫五對直布釦都以黑色緞製作,更加凸顯整體衣飾的輪廓,在立領部分的製作形式較為特別,是先以黑色緞布在領緣緄邊後,再將立領綴縫上去,這種領子的製作方法是方便日後衣領可以拆卸置換,此件服飾領子與衣身的布料色彩明顯不同,可能是置換過的結果。 2.此種無袖上衣,清代稱為坎肩,南方稱為馬甲,在臺灣則稱之為褂袷(甲,衣旁)。穿著方法與馬褂類似,罩穿於長袍(衫)之外,晚清民國時期坎肩男女之別主要在於用色和紋飾;另外,女式坎肩有長遮過臀及膝者,被稱為長馬甲,男子則無長馬甲,男子坎肩大都短而合身,清代男子坎肩開襟、鑲緄紋飾多樣較繁複,民國之後男坎肩造型則多素雅、穩定而少紋飾。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00~194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