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笨港媽祖神禡

本件笨港媽祖神禡以墨版印製於紅色紙張之上,為近代印刷之作品。畫面中央作一長方形粗線框,框內上端作傳統閩南式寺廟重簷屋頂紋樣,重簷之間一方橫額書「北港朝天宮」,簷下左右兩側分列一根龍柱,兩柱之間作坐姿媽祖神像,兩側隨侍持搖扇之宮娥一對。媽祖像下方作五列神三十位配祀神之像,第一列為媽祖之配祀神龍王、宴公、千里眼、順風耳等,其下第二列至第五列為媽祖駕前二十四司,每位司官皆作帶騎造型,其身旁有名稱註記。畫面四角落各作一隻蝙蝠,寓意「賜福」,上方橫書「笨港媽祖」,兩側直書對聯:「聖蹟肇湄洲浪靜風平天監永赫」、「母儀昭笨港民康物阜澤沛物豐」,下端橫書小字體「清代笨北港朝天宮平安聖符」。 神禡即印製神祇畫像的符令,俗稱大符,具有供奉神祇、鎮守之意。笨港媽祖為清代之名,後因水災衝毀市街而分為笨北港與笨南港,近代笨北港簡稱北港,笨北港朝天宮即現在北港朝天宮之前身。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60~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雲林北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