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物件為1967年製造面額壹毫的英屬香港錢幣。錢幣材質為黃銅與鎳合金鑄造,直徑約2公分,呈正圓形黃銅色,正、背面外圍均鐫點狀幣緣,幣邊平滑。銅幣正面中央鐫在位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面朝左肖像;自右上緣至左上緣以逆時針方向環鐫「QUEEN ELIZABETH THE SECOND」英文,即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稱號。硬幣背面環鐫點狀內環形成內圈與外環,內圈正中央設計1個凸點,內圈上、下、右、左依次以漢字鐫「香港一毫」字樣;外環左、右兩側各設計而上而下2-3-2排名之7個圓形凸點,上外環以順時針方向環鐫「HONG-KONG」英文,顯示錢幣使用地區為香港,其中「—」符號位於錢幣正上部。下外環以逆時針方向環鐫「TEN CENTS 1967」,顯示錢幣面額為10仙(即1毫),以及鑄造年代。 2.1841年英國開始殖民香港,初期並未發行香港專屬貨幣。1863年,英國首度在香港發行面額「一毫」的專屬錢幣,由位於英國倫敦的皇家鑄造廠負責鑄造。一毫等同於0.1元。本物件「香港一毫」版型錢幣,始鑄於1955年,最後一批鑄造於1980年。相較於1982年新鑄體積縮小的硬幣,1955至1980年鑄造的一毫硬幣又稱為「大一毫」。大一毫硬幣於1984年元旦起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