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美族婦女的陶器製作

1. 日本時代有色印刷明信片,圖片影像為一阿美族婦女右手持木拍,左手持圓形石塊,彎腰製作陶器情景,女子四周擺放製陶工具(藤籃內之物品例如各種大小的木拍及石矺)及許多阿美族不同類型的陶器,包括陶甑(右1葫蘆形陶器)、煮鍋(左1大口陶罐)、水壺(左2雙耳陶罐)、祭壺(中央小瓶)。 2. 明信片正面底邊印刷文字「4 Making earthern wares by Ami woman, Formosa. (臺灣)アミ族婦女の土器製作 簡單に焚火で燒いた土土器は種種の用途に用ろられます、蒸籠、水ガメ、飯釜、神器等皆形によつて區別されて居ます」(中譯:臺灣阿美族婦女的陶器製作,簡單以露天燒火燒製,陶器的用途眾多,可區別為蒸籠、水壺、煮飯鍋、祭器等器型)。正面影像右側蓋有「屏東駅」的圓形圖案印章,其上標註時間「9.1.9」,推測為昭和9年1月9日。背面印刷文字「郵便はがき,POST CARD,(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其餘空白。 3. 本張明信片影像為日本學者森丑之助於1914(大正3)年10月拍攝,出版於《臺灣蕃族圖譜》第2卷第62版,原圖說註記拍攝地點為阿美族薄薄社(約今花蓮縣吉安鄉仁里村),傳統製陶為婦女的工作,製作時先初步將陶土塑形後,再以圓形鵝卵石及扇形木拍或竹拍於陶器器壁內外並用修整外型。 4. 本張明信片圖片影像與相同2009.011.0143、2009.011.0190、191,惟說明文字及印刷版本不同。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30~1939, 年代描述: 明信片推測約1930年代發行。圖片影像為1914年拍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印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