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及其住家

跟屏東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及其住家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屏東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及其住家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屏東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及其住家有關的相片,第2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屏東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及其住家

1. 日本時代有色印刷明信片,圖片影像為3名排灣族男子蹲坐在石板屋門前。左1男子年紀較長,白髮,上身著紫色漢式對襟長袖上衣,右肩披掛黃色肩帶,左手拿著一綠色物品。中央男子續短髮,上半身赤裸,下半身著紅色前遮布。右1男子續短髮,上身外著豹紋背心,內搭紅色對襟長袖上衣,下半身著黃綠色印花裙。3人背景為石板屋,屋簷裝飾雕刻精美的人形及人頭紋之長形木雕板,左側有石板堆砌結構。 2. 明信片正面右下角印刷文字「21 (臺灣)パイワン族ライ社頭目の住家 Dwelling of the chief savage of Raisha. Paiwan tribe, Formosa 軒下に種種の雕刻がしてありますこれで蕃人間の階級を表して居るのださうです」(中譯:臺灣排灣族來義社頭目的住家,屋簷下妝飾許多雕刻代表原住民之間的社會階級)。背面印刷文字「郵便はがき,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印行) 」,其餘空白。 3. 本張明信片影像為日本學者森丑之助於1904(明治37)年10月拍攝,出版於《臺灣蕃族圖譜》第1卷第82版,原圖版說明為「パイワン族パバウバ蕃(ライ社) の頭目住家と蕃人」,即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家屋及原住民(來義部落舊稱「來社」或「內社」,排灣族人自稱加拉阿夫斯部落)。圖說註記石板屋屋簷下裝置之人形與人頭紋雕刻為代表頭目尊貴的階級,左側的石板堆砌結構為人頭骨架(原影像左側石板堆砌結構有放置一人頭骨,本張明信片以黑色覆蓋不見),右側著豹皮上衣的是丹林社(タナシウTanashiu) 的頭目。 4. 本張明信片與2009.011.0186完全相同,與2009.011.0185影像相同,但發行單位不同。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0~1939, 年代描述: 明信片推測約1920-30年代發行。影像為1904年拍攝。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臺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