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吳鳳廟全景

1. 日本時代單色印刷明信片,明信片上半部圖像為嘉義中埔的吳鳳廟正面全景黑白照,為一二進三開間兩護龍前帶軒之閩南式建築,開四柱三層燕尾拱門上題橫額「阿里山忠王祠」。圖像下方印刷文字「通事々務所の跡」(中譯:通事事務所所遺跡)。中央空白處蓋有一藍色圓形印章,其上有阿里山、吳鳳廟之圖案,並有「吳鳳廟參拜記念 9.12.19」等字。左下角近底邊印刷文字「吳鳳廟全景」。明信片背面印刷文字「郵便はがき,POST CARD,Correspondence,Address」,文字中央有一飛馬圖案,右側郵票黏貼框內印刷文字「Postage 1 1/2 Sen domestics 6 Sen Foreign」,其餘空白。 2. 吳鳳廟位於今嘉義縣中埔鄉社子村,主祀神吳鳳。吳鳳字元輝,生於清康熙38年(1699),因熟悉鄒族語言而任埔羌林大社通事一職,乾隆34(1769)年死於鄒族出草,嘉慶25年(1820)繼任通事楊秘受嘉義地方人士請求,共同倡議聚資,以吳鳳生前的社口通事辦公支廳改建成如今的吳鳳廟,信徒祭拜吳鳳的目的是以其神為「鎮守之神」,並祈求疾病痊癒。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順利辦理理番事業,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特派遣伊能嘉矩到阿里山調查吳鳳的故事。明治33(1900)年嘉義廳長津田毅一開始著手吳鳳廟的整修及吳鳳傳記編寫工作。明治39(1906)年嘉義大地震,吳鳳廟頹圯,民政長官後藤新一鼓勵重建,於大正2(1913)年完工,名為「阿里山忠王祠」,並由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主持祭典,贈「殺身成仁」匾,後藤新平撰寫「阿里山番通事吳元輝碑」以為紀念,其後又將吳鳳事蹟編入國小教科書中,廣為流傳。昭和6(1931)年臺灣總督石塚英藏擴大吳鳳廟規模,增建拜亭、憩室、庭園等設施,一時之間吳鳳廟成為知名的觀光勝地。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20/12/19~1934/12/19, 推測年份(西元): 1920~1934, 年代描述: 明信片推測約1920年代發行,印章戳記大正或昭和9年12月19日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