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花蘭草紋碗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流行生產的青花飯碗。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壓模成形、釉下彩繪之後,施釉高溫燒製而成。胎體厚重,全器除圈足與澀圈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灰黃色,沾有窯沙,外底心、圈足有龜裂痕,外器壁也有缺損痕。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心與器壁使用痕明顯,口緣下方一大圈汙漬痕,且有局部破損。碗外器壁一側以青花鈷料描繪斜向伸展的蘭草紋,畫風率意。施釉不均勻或因釉層稀薄,器面可見點狀白色的積釉,內外器面多見開片,釉色近青黃色調,鈷料發色偏靛藍。從胎釉特徵判斷,為臺灣中部窯製品。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二十世紀中期日治晚期至戰後初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中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