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綠彩黃閃光釉牡丹花卉紋碗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實施統制經濟背景下的「統制陶器」。該件飯碗外底心綠色底款「瀨565」即是1941年3月開始制定的「生產者統制編號」,這是將各個窯場依照所在地予以編號,讓消費者清楚生產者的「等級」,日陶連(日本陶磁器工業組合連合會,成立於1931)得以依照產品等級和生產者等級將所有陶瓷器評鑑分等,決定價格。本典藏品的「瀨565」款印,代表瀨戶(Seito)窯生產製品。凡有統制陶器編號者,年代主要在1941年至1945年間(但在戰後美軍統治時間,仍有很短暫時間使用統制編號)。飯碗造型呈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採模具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白堅硬。碗內面素面無紋,外器壁上緣與近底處施作兩道黃閃光釉金邊裝飾,碗外壁裝飾兩組牡丹花卉紋以及隔窗和小銅錢紋飾。紅綠彩飾以印花手法多次轉印貼飾而成,仔細比對圖案線條與釉彩印痕,可以推測印花模組。金黃色閃光釉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燒成溫度約攝氏七、八百度,施在白色釉藥上,會產生一種閃光的效果。日本Noritake陶瓷公司在明治時期已經大量生產裝飾閃光釉的西洋式餐具,外銷歐洲。該件作品碗式明顯是針對華人餐具市場的造型,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採用的新式釉藥閃光釉,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值得一提者,比起瀨戶窯的釉上彩繪技法,此件飯碗的工藝水平要差得多,可能係戰爭時期技藝水準普遍降低之故。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1~1945, 年代描述: 1941-1945年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瀨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