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進時代雜誌社出版《民進時代》周刊第51號

  此為民進雜誌社1988年2月5日出版的《民進時代》雜誌第51號內容計有〈老皇帝死了,一千多個小皇帝應儘快趕出皇宮〉(蘇多)、〈最高機密:蔣緯國搓合李登輝、宋美齡幕後〉(水情專家)、〈最高機密:李登輝的伏兵紛紛湧現〉(陸平)、〈李登輝、郝柏村聯手調動軍系人馬〉(李明輝)、〈國民黨權力角逐場的四路人馬〉(陸平)、〈蔣緯國得了血癌,還是敗血症!〉(水情專家)、〈她沒錢,她是我的媽媽!──第一夫人蔣方良為何沒有出國旅費〉(林豪)、〈飛揚跋扈為誰雄?──小論宋楚瑜〉(吳向前 )、〈許信良「返台計劃」再度流產〉(林純美)、〈台灣報紙在主席爭奪戰中的角色〉(陳維都)、〈我祇是個攝影工作者!〉(曾文邦)、〈一月廿九老鷹捉小鷄!──土城探監蔡有全、許曹德爆發抓人衝突〉(林獻祥)、〈民進黨國大黨團出現裂痕〉(林豪)等。   《民進周刊》為1987年2月19日創刊的黨外雜誌,創辦人為吳祥輝。此刊物曾陸續以《民進時代》、《民進廣場》、《民進天地》、《民進世界》等名稱出版,最終在1990年8月20日停刊。此刊物標榜「不是機關報」、「人民第一、民進黨第二」,另《民進周刊》雖然在政治立場與民進黨親近,但並非民進黨的附隨雜誌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