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河野八十吉發行〈臺灣風俗畫之酒樓〉

1. 本物件為一幅彩色版印畫,描繪的是一間名為「恒樂遊」的飯館。飯館的門口有對聯:「臺滿賢人酒,門簇長者車」;橫幅:「塩梅風味」;飯館內掛著豬、雞、鴨等肉品。圖的上方註明:「第一輯之五」,標題為《臺灣風俗畫》。圖的右手邊有「臺灣總督府認可」的字樣。正圖的右上方有日文的文字說明:「酒樓。即ち料理店ふり臺灣の料理は種類極のへ多く一□列髮す ── 雞と雖原料は豚、家鴨、雞等さ變ふの□のと ── 麵粉さ用ひ多く油さ入□へ調理す蛆泥□燕の巢等さ用小ろは上等の料理、可原料の數僅僅 ── へ數百種の料理さ□□□見かへ其料理□の如何□巧妙ふろかと知ろ□足む一皿安きは四拾□□六七十き高□一円以上二円こ円□及□の□」大意為酒樓是種類極多的臺灣料理店,食材有雞、豬、鴨、燕窩等,但可以變化出數百種料理。圖的左邊註明:「不許複寫」,下方文字:「明治三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印刷,仝年仝月二十日發行;畫作兼發行者:臺灣臺北廳大稻埕千秋街四番戶,河野八十吉;印刷者:大阪市南區順慶町四丁目九番鄔,鹿鳥長壽」。 2. 1895年底日本大致平定臺灣後,風俗舊慣調查被列為施政參考的重點。1901年成立的「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幹事之一為伊能嘉矩 (1867-1925) 。隔年起至1907年為止,該會每月出版《臺灣慣習記事》雜誌,內容涵蓋臺灣法制、經濟、歷史及地理、教育、宗教與風俗的研究和調查。 1903年日本於大阪舉行勸業博覽會,其中「臺灣館」的展品陳列,包括三十六幅圖文對照有關臺灣儀式宗教及雜俗:新正、賣春聯、春飯、放風箏、請人客、扒龍船、酒樓、彩帛店、研布、踞柴、書房、竹藔、剃頭、唱曲、揀車、牛車、箍絡、轎、勸善、閩族婦人的結髮、粵族婦人的結髮、粵族婦人的頭巾、椅轎、出葬、塚埔、剖甘蔗與蹴毬、搖籃、城隍廟、求神、鸞堂、問佛、祖廟、道士、拾骨、石敢當、夯枷、有應公。臺灣大學伊能文庫的《臺灣風俗畫》畫冊中收藏了其中的十八幅,皆具有相同的主題與描繪形式,可能是繪製者的淡彩版畫稿本以成冊保存。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03/04/20~1903/04/20, 年代描述: 明治36年4月15日印刷,仝年仝月20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日本大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