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市議員候選人孫鳴選舉宣傳文宣

此物件為選舉宣傳單,正面印有立法委員候選人孫鳴之照片、號次,以及宣傳文字。   本物件提到的孫鳴,生於1921年,並曾在澎湖擔任澎湖縣白砂國中擔任首任校長,但受到當時「澎湖七一三事件」,即「山東學生流亡案」的後續影響,因被判刑為政治思想犯而被關押。出獄之後創辦「志成補習班」,接著當選臺北市議員,後續被控告涉嫌詐欺,但最終被判無罪。   臺灣的縣市議員選舉始於日治時代,在1935年6月日本的臺灣總督府發佈《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規程》後,在該年的11月22日舉行全臺第一次市議員選舉,此次選舉,選出的議員官選、民選各半,而選出來之議員僅具議決權,不具有提案、質詢等權責。後在國民政府派員接收臺灣後,1945年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並於1946年辦理間接選舉產生縣市參議員。1950年,舉辦了第1屆民選的縣市議員選舉,臺灣民眾得以選出為自身權益喉舌的議員。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