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治史蹟研究會發行《下關春帆樓に於ける兩雄の會見》

  此為一紙質書籍,此書為大園市藏編譯、「明治史蹟研究會」於1925年(大正14年)出版的《下關春帆樓に於ける兩雄の會見》。   此書《下關春帆樓に於ける兩雄の會見》(兩雄於下關春帆樓會見)為明治史蹟研究會於1925年出版的歷史書籍,此書講述的內容為甲午戰爭結束後,清廷代表李鴻章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下關地區的春帆樓中談判的相關過程,而該地也被稱為「馬關」,是故一般稱此次和談條約為「馬關條約」,該書十分詳細地論述該次和談中的五次會議、李鴻章遇刺經過、雙方對於此次會議的盤算,及條約的後續效應。   在1894年中國清朝與日本因為朝鮮的內部動亂「東學黨事件」而引發日清兩國開戰,是為「甲午戰爭」,後在該年年底清軍大敗,因而在1895年2月派出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等人談判、簽訂條約,條約中清廷答應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與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賠償日本兩億兩。但俄、德、法三國因不願喪失東亞利益以及外交等種種因素,因而干涉條約導致日本答應清廷付款贖回遼東半島,此次和約後,日本獲得臺灣,以及在1910年吞併朝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