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縱橫雜誌社出版《縱橫》週刊第45號總號92號

  此為縱橫雜誌社1986年4月12日出版的《縱橫》週刊第45號總號92號,內容計有〈日本汽車「登陸」台灣爭霸戰-從「豐田」獲准在台投資設廠說起〉(田森一)、〈立法助理問題知多少?〉(柳寄塵)、〈傅次韓別玩「電價捉迷藏」了!-台電經營效率差,不跌反漲糗事大〉(官大虎)、〈台南市長林文雄一「炮」而紅-一夜風流債,代價何其高!〉(關不住)、〈「三陽」不開泰張國安下台!-黃世惠「罷黜」張國安的始末〉(李後主)、〈看「夏潮」如何批判黨外?〉(齊明思)、〈張天林蠻幹「大學城」內幕!-細說國泰汐止五十甲土地經緯〉(胡學辰)、〈不講人權如何搞體育?-鍾永吉「舉破」體協的醜態〉(金無舉)、〈林文雄、張藤林「誰怕誰」?-林文雄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雷南如)、〈美國太空人相繼辭職〉(凌雨聲)、〈 韓國漢城刑警集體濫權〉(凌雨聲)等。   此件為縱橫雜誌社出版的《縱橫》雜誌,最早於1981年由鄭臨安創刊,由宋文誠主編,為1980年代的黨外雜誌之一。《縱橫》試圖連接黨內與黨外勢力,讓國民黨能正視黨外勢力,產生兩黨競爭的利民主改革。另外在統獨立場上,《縱橫》雜誌則反對臺灣獨立,偏向統一立場。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