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亞洲人雜誌社發行《亞洲人》月刊總號第29號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亞洲地圖及帆船剪影為封面(以照片覆蓋陸域),並以藍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10月發行之《亞洲人》月刊總號第29號,封面內容計有〈黨外後援團成立大會〉、〈檢討臺灣與日本的關係〉、〈讓臺灣成為臺灣〉、〈李翰祥在大陸拍片〉、〈教授不如勞工?〉等。目錄計有(一)封面、(二)社論、(1)民主大家學、(三)讀者投書、(四)編輯室筆記、(五)台北話題、(1)中共的「臺灣之將來」學術討論會、(2)「愛國」的不孝子、(3)高級警官潛逃、(4)統戰的限制、(5)賢者的前途、(6)誰來查禁?、(7)馬可仕的諒解、(8)楊煥西赴美管束?、(9)省議會記者群人人自危、(10)王昇外放、(六)本期特載、(1)讓臺灣成為臺灣――算算十年來美國國會對台態度的總帳(徐仁傑)、(七)國內政情、(1)選舉˙黨外˙後援會(柯守海整理)、(2)九˙一○黨外後援會討論會記實(南淮子)、(3)茶杯裡的風暴――對「歡迎索拉茲來臺餐會」支出的說明(蕭裕珍)、(八)選情、(1)全省黨外選情動態(呂星)、(2)山雨欲來風滿樓――對黨內提名的初步探討(張澤)、(九)文藝、(1)「夢裡不知身是客」――李翰祥談在大陸拍歷史片(李怡)、(十)教育、(1)教授不如勞工?(吳重達)、(十一)外交、(1)檢討臺灣與日本的政治關係(司馬文武)、(十二)國際政情、(1)金正日訪中共的來龍去脈(駱合)、(2)物傷其類――金大中與阿奎諾(蘇和)、(十三)短評、(1)月亮與烏鴉(江雪)、(十四)高屏動態、(1)張俊雄為林文珍請命、(2)考古學與統治者、(3)柏臺大人出巡、(4)高市「漁船海員工會」籌組近況、(5)「高雄市長」許水德、(6)許水德的「調查政治」、(7)高市工務局的苦衷、(8)國民黨召見吳鐘靈、(9)王清連選退兩難、(10)誰吃掉了獅子的食料?、(11)高市議員遊梨山、(12)國民黨高市黨部的內憂外患、(十五)社會思潮、(1)愛國主義的辯正(寧人)、(十六)轉載、(1)八十年代的民主獻禮――代總序(八十年代出版社) 等。   此件《亞洲人》為康寧祥發行的《八十年代》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主要為接替《八十年代》而創刊,《八十年代》系列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亞洲人》亦是其中之一。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