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亞洲人雜誌社發行《亞洲人》月刊第4卷第2期總號第20號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黑、綠相間之亞洲地圖及銀色帆船之剪影為封面,並以粉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1月發行之《亞洲人》月刊第4卷第2期(總號第20號),封面內容計有〈金大中•華勒沙•林義雄〉、〈去年黨外十大新聞〉、〈去年十大政治笑話〉、〈三位黨外縣長訪問記〉、〈省議會過橋費爭奪戰〉、〈臺灣經濟難望復甦〉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金大中˙華勒沙˙林義雄、(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目錄、(五)台北話題、(1)楊金海的陳情書、(2)波韓特赦的震撼、(3)陶百川的苦口婆心、(4)費特的贈言、(5)亞洲協會討論臺灣、(6)國民黨溝通共識的誠意、(7)臺灣的諾貝爾獎、(8)大汽車廠的疑慮、(9)誰要中共現代化?、(六)政治、(1)一九八二年黨外十大新聞(胡志成)、(2)一九八二年十大政治笑話(卓文浩)、(七)議會、(1)省議會過橋費爭奪戰(凌嘉穗)、(2)台北市議會「地震」記(匡吉容)、(八)縣政、(1)從「監督者」到「執政者」――黨外縣長的困境與突破(謝炳文)、(2)黨外會相佛,也會刻佛――訪屏東縣長邱連輝(吳重達)、(3)政治藝術的詮釋――評邱連輝主政下的屏東縣政(陳必勝)、(4)民主新境界˙大破舊作風――訪黃石城談憲政(康吾)、(5)黨外主政要有使命感!――評黃石城縣長就職一周年(朱一明)、(6)陳定南的「強人政治」(劉志傑)、(九)國際話題、(1)紐約大學侵犯版權、(2)美國記者維護新聞自由、(3)蘇哈托式的民主、(4)菲律賓教士參與政治、(5)比金與夏隆接受調查、(6)金大中假釋赴美就醫、(7)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十)法治、(1)「三七五減租」的憲政――訪市議員陳水扁談憲政危機與護憲(江南台)、(十一)反新聞、(1)德國的國民黨、(2)超級的反共科學家、(3)黨外的形象、(十二)美國通訊、(1)蔚藍中的一點黯淡――評「世界日報」歌頌王炳章之「春」的做法(陸鏗)、(十三)社會、(1)金錢共暴力一色――佳里倒會報導(黃千芝)、(2)以「愛國」來斂財――高市議會「梅花紀念章義賣」風波(江揚)、(十四)經濟、(1)臺灣經濟的昨日、今日、明日(林蕙菁)、(十五)勞工、(1)勞動基準法為什麼審審停停?(江守義)、(十六)包可華專欄、(1)安得洛波夫的蜜月(康文雄譯)、(十七)漫畫(JAN) 等。   此件《亞洲人》為康寧祥發行的《八十年代》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主要為接替《八十年代》而創刊,《八十年代》系列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亞洲人》亦是其中之一。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