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7期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2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7期(總號第94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桃園機場鎮暴〉、〈法統的試管嬰兒〉、〈臺灣的斷交和外交〉、〈林希翎被國民黨調虎離山內幕〉、〈政治檢察官――瞿宗泉〉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裡:空白選票與大力水手、(二)社評:立法院的流產「改變」、(三)封面故事、(1)桃園機場的鎮暴(本刊採訪組)、(2)把上帝的還給上帝(本刊採訪組)、(3)我們不是異端(本刊採訪組)、(四)特別報導、(1)中共外交走向的軌跡(蔣良任)、(2)臺灣的斷交與外交(賴祖義)、(3)尼加拉瓜斷交的沉痛回憶(徐燕雄)、(五)台北話題、(1)情治系統由軍人接管、(1.1)郝柏村的勢力如日中天、(2)中共間諜是條小魚、(2.1)有關單位不想渲染、(3)中央日報航空版大改組、(3.1)聯合報到泰國接辦報紙、(3.2)政壇「李表哥」實在難為、(六)新聞圈、(1)聯合報輔選失敗、(2)教育局長怕職員、(3)陳金讓行歹運、(七)黨外佈告欄、(1)林弘宣的腫瘤、(2)台北縣恩仇錄、(3)黨外的人權日、(4)台權會的改選、(5)黨外雜誌的戰國時代、(6)新潮的抗議、(八)國會側記、(1)開明的梁肅戎,不開明的秘書長(關大功)、(九)政治觀察、(1)法統的試管嬰兒-評中央民意代表設定大陸地區代表名額之議(丁一凡)、(2)打著貪污,反人權(秦天隆)、(十)頭條新聞、(1)國營事業的十二生肖(高金生)、(2)吳樂天選舉失踪之謎(洪新榮)、(3)國民黨要抓人,莊姬美就辭職、(4)打破選舉記錄的黨外候選人(黃森松)、(5)黨友落選,兵敗如山倒-省議員林漢周落選後的事業變局(陳厚仁)、(十一)香港通訊、(1)林希翎被國民黨調虎離山的一段內幕(本刊駐香港特派員段曉威)、(十二)藝文界、(1)真正的愚忠-談劉賓雁的「第二種忠誠」(王玲)、(2)「殺妓在午夜」的隨想-黨外需要電影人(張中凱)、(十三)特稿、(1)老話題˙新座談-記「中美言論自由法治之比較」座談會(本刊採訪組)、(十四)歷史檔案、(1)臺灣一九二○年代的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簡烱仁著/李筱峯譯)、(十五)壓卷人物、(1)政治檢察官-翟宗泉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5~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