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3期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3期(總號第90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用選票決定我們的前途〉、〈國民黨的財經族譜〉、〈施性忠又回來了〉、〈黨外讀者文摘〉、〈台電撒謊內幕〉、〈考古學家張光直〉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發誓不賄選的國民黨、(二)社評:為什麼應該支持黨外、(三)頭條新聞、(1)施性忠又回來了-記新竹最轟動的政見會(陳啓成)、(2)陳定南「苦悶」的戰爭(廖正農)、(3)風雨生信心的游錫堃、(4)臺灣人沒有省籍歧視-記謝長廷政見會(李伯)、(5)邱連輝的攻堅戰術(本刊採訪組)、(6)許榮淑愈戰愈勇(本刊採訪組)、(四)封面故事、(1)黨外讀者文摘-黨外競選言論集(本刊編輯組)、(五)台北話題、(1)國府當年接收臺灣、(1.1)國語傳習所普遍設立、(1.2)如今限制臺灣豈非諷刺、(2)同鄉會長返臺觀察選舉、(2.1)楊黃美幸有人保護、(2.2)美籍學者體會民主假期、(六)特別報導、(1)山地第一把番刀-林文正的選戰(邱雅各)、(2)臺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訪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林平)、(3)美國香港遙遙對罵-江南案的最新發展(馬文)、(4)揭開臺灣核能發電內幕(林俊義)、(5)購買荷蘭潛艇交錢未必交貨(委瑞芳)、(七)政治觀察、(1)經革會結束,國民黨內鬨(林明水)、(2)語文法是「啞吧法」(鐘立球)、(3)國民黨的財經族譜(徐聞達)、(八)壓卷人物、(1)幽靈人口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5~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