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總號第89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選舉火戰車〉、〈臺灣人「遊說團」的團長〉、〈國民黨的掌櫃與帳房〉、〈跑政治三點半的周哲宇〉、〈爭取原住民尊嚴的伊凡•尤幹〉、〈大陸空投臺灣的「助選員」〉等。目錄計有(一)社論:添置新裝的季節、(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議會政治、(1)古井生波(吳瑞華)、(2)立法院建立院長任期制度紀事本末(李台生)、(3)民主法治的新境界(柳克文)、(五)台北話題、(六)國際問題、(1)波蘭民主列車(蕭靖)、(2)北愛爾蘭的戰爭與和平(蘇和)、(七)中共問題、(1)大陸青年為民主呼號(莊守義)、(八)專題論述、(1)學官兩棲的病理分析(翁明仁)、(2)學者專家論(沈君山)、(3)建立民主的政治道德(陳季安)、(4)精神醫療問題的探討(陳永興)、(九)法治、(1)剖腹生產的選罷法(沈亭)、(2)劉峯松的辯護與判決(資料室)、(十)短評短論、(1)法庭尊嚴今安在?(江鵬堅)、(2)請尊重勞工權益(黃安滄)、(3)諾貝爾爭霸戰(劉壽和)、(十一)愚園閒話、(1)與新生代一席談(黃順興)、(十二)人物、(1)臺灣民主政治的典範(李南雄)、(十三)文藝、(1)大海,請緊緊的擁抱它(詹澈)、(十四)幽默小品、(1)抱歉,這裡沒有進步(潘榮禮)、(十五)漫畫、(1)Co Co揮筆 阿歪從政記九則(Co Co)、(2)波蘭等(康文雄輯譯)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5~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