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0期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0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0期(總號第87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美國強迫臺灣自由化〉、〈國民黨付給美國的保鏢費〉、〈政壇的萬年青――沈昌煥〉、〈中美貿易談判團的三條妙計〉、〈毛松松年的活寶外交?〉、〈尤清、彩虹戰士、老尼姑〉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誰在使用暴力?、(二)社評:只有美國能制衡?、(三)封面故事:美國強迫臺灣自由化、(1)中美貿易談判團的三大妙計-退讓、拖延、談和(張懷德)、(2)國民黨付給美國的保鏢費-美商唾涎的重大建設(李伯)、(3)我們要去美國遊說什麼?-遊說的學問(賴祖義)、(4)美國的大門關閉了?-從「自由組合國家」到「保護主義」(南方朔)、(四)特別報導:外交專題、(1)政壇的萬年青-沈昌煥(蔣良任)、(2)毛松年的活寶外交(李競生)、(五)美國通訊、(1)打針的熱季-中國針、臺灣針(李家礎¬)、(2)中共的政權繼承(張旭成)、(六)國際政治、(1)法國總統密特朗與國防部長的兩封信(本刊資料室)、(七)新聞人物、(1)林希翎訪問記、(八)頭條新聞、(1)國民黨的專訪-政治死刑(洪子元)、(1.1)十大死刑(本刊資料室)、(2)李亞頻案結束了嗎?(馬文)、(3)國民黨的社會控制術(莊風和)、(4)國民黨組織動員的機密作業(劉南成)、(九)黨外佈告欄、(1)選舉快報、(1.1)中部大會戰-選情分析-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本刊採訪組)、(2)消息、(2.1)尤清、彩虹戰士、老尼姑(本刊採訪組)、(2.1.1)黨外第四波、(2.1.2)雜誌請願失敗,民主露底、(2.1.3)許信良在桃園的餘蔭、(2.1.4)尤清義工遭「混混」毆傷、(2.1.5)中央民意代表,問政地方、(2.1.6)張德銘慢了半拍、(3)政論、(3.1)黨外參選的意義(費希平)、(十)壓卷人物、(1)雷渝齊坐以待「牢」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5~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