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第30號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為1983年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月刊第30號。內容有〈蘇南成無罪•國民黨萬歲〉、〈監察院十大醜聞〉、〈宋楚瑜不必慚愧〉、〈大鬍子「家博」近況〉、〈青年黨「在野雜誌」風波〉、〈訪陳若曦的丈夫段世堯〉、〈民主憲政「有聲無影」〉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民意與民心、(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台北話題、(五)高屏動態、(六)國內政情、(1)民主憲政「有聲無影」(李鴻禧講述/邱谷整理)、(2)監察院十大醜聞(司徒花)、(3)蘇南成無罪.國民黨萬歲(劉姥姥)、(4)淨化司法,法官應退出政黨!(江鵬堅)、(5)臺灣沒有政治犯?(黃怡)、(6)跟班.花瓶.三空黨-青年黨「在野」雜誌風波(吳重達)、(7)讓孔子留在歷史裡(倪良光)、(8)宋楚瑜不必慚愧(魏念台)、(七)外交形勢、(1)人權與戰略利益-美國外交政策的兩大要素(劉志傑)、(2)黑龍江已經解凍了(廖世文)、(八)國防軍事、(1)台海兩岸的軍備對比(宗生智)、(九)黨外世界、(1)磺溪精神一脈相承-彰化黨外世界巡禮(康吾)、(2)黨外新秀專訪、(3)戰勝賄選的廖學廣(黃千芝)、(4)議壇新形象-李顯榮(游清清)、(十)財經論衡、(1)經濟土土土.政府沒法度(成軒)、(十一)勞工心聲、(1)臺灣勞工社會意識的覺醒(知山)、(十二)歷史鄉土、(1)臺灣史的黎明及土著族(黃燦庭)、(2)歷史夾縫中的政治者-悼蔡培火(王大佑)、(十三)臺灣文藝、(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想子歌(李安和)、(十四)訪問、(1)「大鬍子」家博的近況(資料室)、(2)昨日之路-訪陳若曦的丈夫段世堯(李怡)、(十五)幽默、(1)無牛駛馬-台北人的淺薄(潘榮禮)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3~198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