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第25號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為1982年8月發行之《八十年代》月刊第25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緊急逮捕權牴觸憲法〉、〈三十年來中共對臺的態度〉、〈華同投資案的內幕〉、〈尤清――談臺灣人權〉、〈康寧祥談美日之行〉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溶化中的冰山、(二)讀者投書、(三)目錄、(四)編輯室筆記、(1)黨外的兩大課題、(五)台北話題、(六)政治、(1)黨外四人行(本刊編輯室)、(2)北美臺灣人教授年會記實(本刊編輯室)、(3)臺灣民主運動-兩個角度看一個問題(李豐明)、(4)黨外立監委休士頓演講(本刊編輯室)、(5)臺灣人的人權問題(尤清)、(6)臺灣何去何從-黨外四人紐約行(本刊編輯室)、(7)康寧祥談美日之行(吳昱輝整理)、(8)國外報紙的反映(本刊編輯室)、(七)言論自由、(1)聯合報的社論玄學(林志文)、(八)議會政治、(1)省議會不再是「瘋人院」(黃魚)、(九)法治、(1)人權與政權的遭遇戰-一位政治記者的觀察(呂舒民)、(2)禮失求諸野、(2.1)緊急逮捕權牴觸憲法(胡佛)、(2.2)緊急逮捕權與刑訴法相矛盾(蔡墩銘)、(2.3)緊急逮捕權不是萬靈丹(楊國樞)、(3)爭一時,而不爭千秋(曾煌圳)、(十)大陸問題、(1)三十年來中共對台的態度(楊明雄譯)、(十一)人權、(1)人權高於國權(李日章譯)、(十二)經濟、(1)契約不搞「通」,官員沒路「用」-華同投資案是錯誤決策的典型(蘇軫)、(2)電信事業投資報酬率?(吳怡翰)、(十三)歷史、(1)日本文部省.日本報紙.日本人(林光舉)、(十四)、(1)臺大「師生之戀」事件(嗦囉們)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2~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