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第22號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為1982年5月發行之《八十年代》月刊第22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電玩政策的總批判〉、〈蔣經國先生的畫像〉、〈國民黨的權力危機〉、〈戒嚴法下的陰謀意識〉、〈臺北黨外市議員總出擊〉、〈言論報國的陶百川〉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戒嚴法下的陰謀意識、(2)人命關天,豈容私了?、(二)目錄、(三)編輯室筆記、(四)讀者投書、(五)國內政治、(1)蔣經國先生的畫像(竇汀著,李鎮國譯)、(2)國民黨的權力危機(胡志成)、(3)決策大家來-簡介「美國大西洋諮議會」(周庚)、(六)台北話題、(七)言論自由、(1)從總攻擊到圍剿、(2)禁書有正道,奈何用牛刀(陶百川)、(3)為制止警總圍剿陶百川-蘇秋鎮提緊急質詢(蘇秋鎮)、(4)蘇秋鎮質詢餘波(莫琪文)、(5)民國四十五年的「向毒素思想總攻擊」(資料室)、(6)言論報國的典型-陶百川(司馬文武)、(八)議會政治、(1)台北市黨外市議員總出擊(聞何)、(2)臺灣是不是美麗島?-黨外省議員建設質詢(霧峰客)、(3)編輯桌下的省議會新聞(梁樂群)、(九)國際話題(蘇和)、(十)農業、(1)臺灣有農業政策嗎?-由前農林廳長許文富的一句話談起(洪吉)、(十一)法治、(1)王迎先命案的關鍵問題(受訪者:林勤綱,訪問者:吳重達)、(十二)勞工、(1)定期契約的魔術(謝炳文)、(十三)水利、(1)「大愚治水」的故事(江水涵)、(十四)專題評論、(1)電玩政策總批判(清流)、(十五)詩、(1)為兒子提行李的爸爸(邱垂亮)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2~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