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第20號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 為1982年3月發行之《八十年代》月刊第20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訪徐復觀談國事〉、〈國民黨應對賄選負責〉、〈張旭成談了中國統一問題〉、〈勞動基準法到底保障了誰?〉、〈波蘭副總理為戒嚴辯護〉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勞基法的陰影、(二)編輯室筆記、(三)目錄、(四)讀者投書、(五)台北話題、(六)選舉問題、(1)國民黨應對賄選負責(李旺台、游錫堃、謝三升、蘇貞昌)、(2)林榮三稱霸台北縣?(康文雄)、(七)政治、(1)你們應該反省--訪徐復觀談辛亥革命(問:胡菊人,答:徐復觀)、(2)廣泛參與和有效決策(李南雄)、(3)為何臺灣拒絕中共的統一條件(張旭成著,潭儀譯)、(4)十字路口美國與中共的關係(張旭成)、(5)掀起法統的蓋頭來-剖析立法院總額問題(張大中)、(6)民社黨臺灣黨務發展的史實(曾一和)、(八)專題報導、(1)勞動基準法的真面目、(1.1)勞動基準法到底保障了誰?(吳昱輝)、(1.2)勿將勞基法當假想敵-黃越欽談勞動基準法(周玉明)、(1.3)勞資對話(小滄)、(九)公害、(1)臺灣的公害問題-劉毓卿博士訪問記(黃本源)、(十)國際政情、(1)波蘭副總理談戒嚴有理(周庚譯)、(2)我們沒有虧待華勒沙(周庚譯)、(3)英國的「新反對黨」-社民黨(許陽明)、(十一)行政革新、(1)開大門走大路-談幾個有待改正的行政問題(杜杜)、(2)所得稅狂想曲(林雙不)、(十二)言論自由、(1)科學與自由(愛因斯坦)、(十三)人物、(1)林茂生先生的風骨(林風防)、(十四)愚園閑話、(1)候選人與投票者(黃順興)、(十五)包可華專欄、(1)救救薩爾瓦多(蘇和譯)、(十六)詩、(1)什麼時候才是和平的春天(詹澈)、(十七)漫畫(CoCo.Jan)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82~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