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第4號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為1979年9月發行之《八十年代》月刊第4期。本期主題為「站在命運轉捩點上的臺灣」,封面內容計有〈蘇慕薩家族王朝興亡錄〉、〈美國投資與拉丁美洲〉、〈司法人員處理提審案件之態度〉、〈論議會的超黨派議決〉、〈監察院三絕〉、〈訪COCO談政治漫畫〉等。目錄計有(一)社論:民意與國家前途、(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本期主題:臺灣的前途、(1)站在命運轉捩點上的臺灣(李浩著/蔣良任譯)、(2)外國記者眼中的臺灣(傅瑞哲著/徐遠安譯)、(3)兩位美國學者對臺灣問題的看法(江廉)、(4)中國歷史上的雙元正統論(阮大仁著/張尋劍譯)、(5)由分配觀點看臺灣現代化過程(魏鏞著/趙明譯)、(6)臺灣是美麗島(林濁水)、(五)國際現勢、(1)蘇慕隆家族王朝興亡錄(孫慶餘)、(2)美國投資與拉丁美洲(蔡昌伯)、(六)海外通訊、(1)尼加拉瓜政變的真相(邱詠梅)、(2)陳若曦來信(陳若曦)、(七)中共問題、(1)中共法律制度改革的基本問題(丘宏達)、(八)專欄論述、(1)訪CoCo談政治漫畫(史非非)、(2)司法人員處理提審案件之態度(張德銘)、(3)由民主政治運行談中央民意代表問題(許育仁)、(4)消除心病˙放手實施民主政治(方岩)、(5)論議會的超黨派議決(郭逸鵬)、(6)論言論自由(費希平)、(7)偶像崇拜與思想自由(楊思葭)、(8)言論、出版-表現的自由(方崇人)、(九)短評短論、(1)官僚主義的流風(尤以生)、(2)「有損政府威信」誰負責任?(龍東)、(3)李市長排隊運動的啓示(張有為)、(4)智慧問答錄(劉樹)、(十)民意之窗、(1)議會政治不該是糊里糊塗的(李應清)、(2)監察院三絕(端木少華)、(3)黨外動態(編輯部)、(4)不准紀念蔣渭水?(卓國豪)、(十一)民眾心聲、(1)訪張賢東談農業問題(劉仁傑)、(2)一個農村子弟的心聲(廖世寶)、(十二)歷史˙人物、(1)蔣渭水活在我們心中(編輯部)、(2)蔣渭水先生遺訓(黃煌雄)、(3)日本殖民下臺灣的宗教自由(李筱峰)、(4)臺灣開拓的過程(王詩琅)、(十三)有獎徵答(本社)、(十四)本期漫畫(CoCo)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79~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