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陽堂發行《風俗畫報》第百十五號《臺灣土匪掃壤圖繪》第二編

《風俗畫報》是日本東陽堂自明治22年(1889)2月至大正5年(1916)3月間發行的月刊畫報。「東陽堂」為吾妻健三郎(1856-1912)於東京所成立的出版社,出版《風俗畫報》是將東京及各地的風俗考證,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在明治以來快速西化與風俗變遷之際留下歷史紀錄。其中,每遇博覽會、災害、慶典、戰爭時,《風俗畫報》以特集或臨時增刊的方式出刊。與臺灣有關者,則如《臺灣征討圖繪》(1895-1896)、《臺灣蕃俗圖會》(1896),及如本件《臺灣土匪掃攘圖繪》(1896)。 《臺灣土匪掃壤圖繪》(封面標題為《臺灣土匪掃壤圖會》)為《風俗畫報》以戰地時事新聞的方式,報導1895年底、1896年初,日本統治臺灣的初期,日軍在臺遇到各地紛起雲湧的動亂與游擊反抗,採臨時增刊的方式出刊,計有第111號、第115號等2編。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後,於第一波的武裝抗日行動結束後,一些地方人士如深坑陳秋菊(-1922)等人率眾於淺山地區以游擊方式抗日,以游擊的方式流竄山區。1896年初,胡阿錦及林李成等人率領的抗日義勇民軍曾包圍臺北城及宜蘭一帶,與日軍對峙數日月。另有簡義(-1898)在雲林斗六與大坪頂等地與日軍對抗,南部則有林少貓等人。部分民軍因缺乏物資,無法自給,因此搶奪平地居民或強徵課稅,如大稻埕洋商等,而被一般民眾視為「土匪」。 第2編封面圖為追悼戰死或病死於澎湖島士兵的祭典情景,由尾形月耕所繪。內容分為論說、記事、漫錄三部分,由大田才次郎從土匪的嚴加警戒論說起,描述陳北舍、簡玉和、陳發、潘光松等土匪,及日軍討伐深坑、宜蘭、新竹、苗栗等地土匪的情形。全書文字32頁,插圖12頁(含封面圖),每本定價金拾錢,附有。漫錄附有臺灣蕃俗考、土民的風俗等介紹及宜蘭市街民間藝人走唱圖、泡湯圖等風俗圖。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896/05/25~1896/05/25, 年代描述: 明治29年5月25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東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