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格牌唱片編號「VH-004」國語歌曲專輯《金韻獎紀念專輯》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格牌唱片編號「VH-004」國語歌曲專輯《金韻獎紀念專輯》。兩面共十二首國語歌曲。1977年12月發行。附歌詞及歌曲資料集,註明「唱片製作:黃克隆 姚厚笙,封面設計:聯廣廣告公司,編曲指揮:陳志遠」。(其他關於封套與歌詞單相關資料,詳閱細項文字敘述) A面收錄 1.〈再別康橋〉(徐志摩 詞/李達濤 曲/范廣慧&張智真 唱) 、2.〈如果〉( 施碧梧 詞/邰肇玫 曲/施碧梧&邰肇玫 唱)、3.〈小雨中的回憶 〉( 林詩達 詞曲/劉宗立&曾佩媛&陳淑惠 唱)、4.〈正月調〉( 簡上仁 詞曲唱 )、5.〈滿庭芳草綠〉(晨曦、賴順龍 詞/劉蒼苔 曲 /劉蒼苔 唱)、6.〈誰來海邊〉(邱晨 詞曲/楊耀東 唱) B面收錄 7.〈尋〉(謝蜀芬 詞/李奎然 曲 /詹薩耶璃 唱)8. 〈小茉莉 〉(邱晨 詞曲/包美聖 唱)9. 〈情深無邊 〉(沈世安 詞曲/陳明韶 唱) 10. 〈戀〉(李莉 詞/李達濤 曲/謝玲玲&謝瑩瑩 唱)11. 〈青鳥〉(陳秀喜 詞/邱晨 曲/張智真、曾若玄 唱 ) 12.〈深秋濃濃的楓紅裡 〉(靈漪、葉舒 詞/楊淑惠 曲/朱天衣 唱) 這是新格唱片公司出版一連串的校園民歌合輯的第一輯,在當時十分受人重視,同時帶領了一股風潮;其中許多歌曲,在當時幾乎成為每個大專院校同學都會唱的歌。1970年代以來,大專校園一方面流行起西洋搖滾樂,一方面也隱然發展出新的歌曲創作概念,旨在以自己的語言與音樂風格,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於是發起以「中國歌謠」、「民歌」為訴求的創作概念,然而除「洪建全基金會」出版幾張記錄式的唱片外,並未在唱片界有所建樹。1977年起,新力公司(日本Sony與中華民國富帝集團合資成立的臺灣家電業者)以「新格牌」商標發行的一系列「金韻獎」唱片,可說是第一家以專業手法製作的本土青年創作集,該公司邀集音樂與設計人才,透過商業方式包裝、發行、宣傳,正式將「校園民歌」推上唱片市場。 「金韻獎」是由新力公司主辦的青年校園民歌大賽名稱,1977年7月新力公司「音樂製作部」發行首張「新格牌」唱片,並舉辦第一屆校園民歌大賽,8月『金韻獎』電視節目專輯在中視播出,掀起迴響,於是年底正式推出的唱片銷售極為成功,隨唱片附贈的簡譜更是廣為流傳,〈如果〉、〈小茉莉〉等以簡單和絃組成的歌曲尤其大受歡迎。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77~1977, 年代描述: 民國66年12月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