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製墨工具

1.本物件為製墨使用的木製墨模,一般墨模由七塊木模組合而成,包含面部壓板、背部壓板、內側上下左右四板、外側中間挖空的木框總模。製墨時,將前述六塊木模組合,再以木框總模嵌合固定,即可在面板上加壓,使內置的軟墨塊壓製成型。 2.清乾隆30年(1765)古徽州人胡天注取孔廟「天開文運」匾額「開文」二字,首辦胡開文墨店,至今200多年,是徽墨製作的翹楚,後代以「胡開文」為商號在中國各地設有多家墨店。臺灣早期使用墨錠由上海、福州運銷而來,日治時期有福州師傅遷臺,落籍製筆行業興盛的臺南,臺灣始有製墨工藝的商號。製墨原料以「煙」和「膠」為主,另有各種添加劑增加效果;製墨工序有:調煮原料、機器碾壓、搥打墨團、秤重丸捍、入模加壓、修剪晾乾、描金敷彩、成品包裝。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徽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